最近迎来了久违的10天中秋国庆长假,我选择了清迈旅行休息,随身带了一本轻薄的小书《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》,超预期的被内容吸引,于是在清迈酒店幽静的一个晚上,一口气读完,随着行文过程中蛤蟆先生逐渐被治愈,我的心也随之豁然开朗。没想到的是,清迈的清幽之旅,竟也由一本不经意的小书带来洗礼的加成。万分感恩。
在我看来,困惑时学习过程的第一阶段,这说明固有知识的局限开始被打破了。你要直面新的信息,这些新的信息会挑战你现有的观念和行为模式,由此产生的焦虑时让你改变的动力,很可能也会开启你的创造力。
父母其实拥有巨大的权力,可以对子女拥有绝对的控制权。他们可以爱孩子也可以抛弃孩子,可以宠爱他们也可以虐待他们。你能拥有怎样的父母,就像买彩票一样,得看走不走运。
大多数的父母会尽最大的努力来养育孩子,很少有父母要故意伤害自己的孩子。可是,父母也是人,会不可避免的把他们的观念和行为传递给后代,正如他们一定会把自己的基因传给下一代一样。所以孩子们要学会的是,如何应对和防御因此而产生的后果。
我们学到的是一种生存的策略,并发展出一套行为来应对父母和其他人。幸运的话,我们就能用余下足够的精力来享受生活。
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,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苛刻。
关于“成人状态”,在这个状态下,我们能计划、考虑、决定、行动,我们能理性而合理地行事,处在这个状态时,我们所有的知识和技能都能为自己所用,而不在被脑子里父母过去的声音所驱使,也不会被童年的情绪所围困。
当你处在“父母状态”时,基本上你不是在挑剔就是在教育别人。不管是哪种,你都在用言行重复从父母那里学来的观念和价值观,你会想证明给别人看,让别人接受你的观念和价值观。这种确信无疑的状态,就没法给新知识和新理念留出一席之地。旧的思想主宰着你,这就是为什么单靠争论不能改变一个人的想法,只会让人更固执己见。
我认为没有人能“让”我们产生什么感受,除非他们用蛮力胁迫你。说到底,是我们“选择”了自己的感受。我们“选择”了愤怒,我们“选择”了悲伤。
所谓活的真实,就是真诚地回应当下的需求。
一旦我们在童年决定用哪种态度和观点,我们就会在随后的人生里始终坚持自己的选择。这些态度和观点,变成我们存在的底层架构。
愤怒能够非常有效地抵抗抑郁,愤怒的人从不觉得内疚,因为他们总在怪罪别人。他们自卫的方式,是把自己内在的恐惧对外投射到别人身上,这样就能把对自己的怒火转向别人。
高情商的人是怎样的?概括而言,他们都有强大的自我意识,了解自己的情感。他们能管理情绪,能从悲伤和不幸中重新振作。但也许最重要的是,他们能控制冲动,也懂得延迟满足,从而避免轻率的决定和不妥的行为。
情商和理解别人有关,一个高情商的人能辨识他人的感受,这种技能成为“共情”。但也许情感智力中最大的技能是通过理解和回应对方的情感,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。
——Robert de Board
——由 Simion Watney整理